普洱现从产生到风靡,可谓是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的蜕变。相信今天,把普洱茶断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号级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的国营大厂印级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复兴时代”,已经不会有太多的异议。
而我们今天要聚焦的,就是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这段为振兴普洱茶行业,将普洱茶重新推上新的历史舞台,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这个时期。当然,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回首来看,“印级茶”已成为普洱茶界推崇备至的元老级茶品,凝聚了一代茶人的特殊情感,以及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历经几十载岁月洗礼,已成为普洱弥珍,可谓普洱茶发展精神旗帜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个时期所生产的普洱茶,它们当时都是顺应着市场的趋势和呼声出现的,并在今天影响着后人对普洱茶价值的判断。更为重要的是,印级茶的品质、生产技术、出产量和销量都有了很大突破,这也带动了整个普洱茶行业的后续发展。所以说,印级茶不光在普洱茶中极具代表性,而且具有时代烙印意义。
写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对“印级茶”做一个简单的说明:1952年起,八个“中”字围绕一个茶字的“八中”商标开启了印级茶时代。它是普洱茶进入计划经济国营茶厂生产的标志性产物,也是当时市面上流通的茶品之一。由于其高品质及其包装上内圈字体的不同颜色,茶友们便自发地以其包装上的颜色命名“印级茶”系列产品,为其“加冕”上“印”字桂冠。可以说,印级茶推进了普洱茶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并且,在普洱茶界享有极高的盛誉。这个时期内包括了业内比较流行的"印级茶"及"七子级茶"的两个阶段。
因为"印级茶"及"七子级茶"的都是以中茶商标为主体依据,而且这一时期中茶体系的国有企业,除了少数的像"宝焰"商标等调整外,也没有重大的商标变更事项,因此,合在一起为中茶商标的印级时期,应该更为科学一些。时间流淌,印级茶历久弥香。以其优秀且独具个性的内在品质获得海内外好评,让许多茶友趋之若鹜。时至今日,像这样的经典老茶现在已经罕见其踪,喝一饼少一饼,日渐珍稀。2、印级好茶:普洱茶界的价格“风向标”,影响后市的价值判断
与之对应的是,现在保留下的老茶,都大多数是印级茶。并且,这些留存至今的印级茶,不仅见证了普洱茶的崛起,它们如今作为拍卖场上的“常客”,更是以百万级的拍卖天价引爆热议,体现出自身亮眼的价值。例如,在普洱茶行业内,如雷贯耳的“八八青饼”,在2019年香港仕宏春季拍卖会上,以15片1,380,000元港币成交;又例如,七十年代的七子饼——“七三青饼”,在2019年北京匡时春季拍卖会上,以一筒(7片)1,058,000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再例如,七十年代厚纸7532青饼,在2018年西泠拍卖会上,以单饼109,250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还例如,五十年代“印级茶”中的精品,红印圆茶更是在市场“雄霸一方”。在2010年嘉德拍卖会上,以一筒100.8万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当然,20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的印级好茶还有很多。在这里,没有办法一一列举。更重要一点,它们都是顺应那个时代呼声的产物,并经受住了时光转化的考验,证明了一些先行者的先见之明,并影响着后来人对普洱茶的品饮标准和市场趋势的价值判断。印级茶,历经数十年而起,可谓是历史普洱命脉的延续。虽然目前存世量不多,但也不需要很多,它就能持续影响、牵引新品。当印级茶时代逐渐远去,普洱茶也就正式进入了我们都熟悉的“七子饼”时期。而,这个时期,中茶也推出了云南七子饼,其凭借独特配方和优良品质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书写着云南普洱茶的耀眼盛世,成为中国高级普洱茶的经典之作。经典总是让人回味无穷,我们不禁想问,如果经典与创新相遇,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再现呢?2019年,在广东的一场普洱茶品鉴会上,一款当时陈化14载的经典普洱中期茶,重新走进大家视野。这款名为七大印级•5771的茶品,是一位广东资深茶人的藏茶,借由这场茶会与其他茶友分享。
在一众老茶人品饮之后,对其大加赞赏,令现场茶客们怡然陶醉,席间偶然会传出赞美七大印级•5771茶的华丽辞藻。有资深老茶人在品鉴后表示,“醇厚甘甜,茶气深厚,兰香清雅,具有标志性独有风格,转化前景可期。”也就是这样一款惊艳全场中期茶,也让现场所有茶人对它充满好奇,纷纷询问此茶来历,一直对好茶怀有浓厚兴趣的笔者也因此开始追寻起七大印级•5771背后的故事。通过追索了解,笔者有幸找到了当时开发这款茶品的当时中茶负责人及参与者。 “2007年是普洱茶最疯狂的一年。市面上所流通的印级茶不多,且价格高昂。在这个背景下,一是出于挖掘普洱历史、恢复印级茶的经典传承;二是,我们看到消费市场较大的需求量。于是,决定做这样一款复刻经典,传承心血的好茶。”采访中,当时的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销售副总,也是这款茶品的主要开发者,如今已经是中茶老前辈的吴建团如是说。
而当普洱老茶领域专家李晓毅先生也参与并见证了这款茶的诞生。2003年,痴爱普洱茶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在马连道茶城与时任中茶的这位老领导结识,至此之后便开启了自己与中茶的不解之缘。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通过这位亦师亦友的前辈认识了更多的印级好茶,并开始大量品饮中茶的经典之作,深受触动。